要判断露点仪检测的是压力露点(Pressure Dew Point, PDP) 还是常压露点(Atmospheric Dew Point, ADP,也称大气压露点) ,核心是围绕检测环境压力、仪器设计原理、检测流程三个关键维度展开分析,以下是具体判断方法和两者核心差异对比:
一、核心判断方法:从 3 个关键维度切入
1. 看 “检测时的气体压力状态”(最直接依据)
露点的本质是 “特定压力下,气体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”—— 压力不同,同一份气体的露点值完全不同(压力越高,压力露点通常远高于常压露点)。因此,检测环境是否处于 “带压状态” 是最直接的判断标准:
若检测在 “带压管路 / 容器内” 直接进行:
即露点仪的传感器直接插入压力系统(如压缩空气管道、天然气长输管道、密闭压力容器),检测时气体未经过减压,此时测得的是压力露点。
例:工业压缩空气系统(压力通常 0.6-1.0MPa)中,在线露点仪直接检测的是压力露点;天然气管道(压力几 MPa 至几十 MPa)的露点检测,默认是压力露点。
若检测前 “先减压至常压”:
即气体先通过减压阀降至当地大气压(约 0.1MPa),再进入露点仪传感器检测,此时测得的是常压露点。
例:实验室中检测钢瓶气体露点时,先通过调压阀将气体压力降到常压,再接入露点仪,结果为常压露点;部分便携式露点仪检测高压气体时,会搭配减压附件,此时需确认是否经过减压步骤。

2. 看 “仪器的设计参数与说明书标注”(最权威依据)
露点仪的出厂参数和说明书会明确标注检测类型,需重点关注 2 类信息:
压力适应范围:
若仪器标注 “工作压力:0.1MPa(常压)” 或 “仅适用于常压环境”,则只能测常压露点;
若标注 “工作压力:0.1-10MPa”“可耐受压力 XX MPa”,且未强制要求减压,则通常用于测压力露点(部分高端仪器可切换压力 / 常压模式,需看模式设置)。
说明书关键词:
直接查找是否出现 “压力露点(PDP)”“常压露点(ADP)”“大气压露点” 等术语;若描述为 “检测气体在系统压力下的露点”,则为压力露点;若描述为 “检测气体在标准大气压(或当地大气压)下的露点”,则为常压露点。
3. 看 “检测场景与行业需求”(辅助判断)
不同行业的露点检测需求有明确倾向,可通过场景反推:
大概率测压力露点的场景:
高压气体系统:压缩空气、天然气管道 / 储罐、工业用高压惰性气体(如氩气、氮气)的露点控制(需确保高压下无冷凝水,避免设备腐蚀或堵塞);
密闭承压设备:变压器油枕(带压密封)、液压系统的水汽检测。
大概率测常压露点的场景:
常压环境 / 气体:室内空气湿度(常压露点与相对湿度可换算)、常压储存的气体(如实验室常压钢瓶)、大气环境监测;
气体释放后的场景:如燃料电池入口气体(需先减压至常压,检测是否满足低露点要求)、食品包装内的保护性气体(常压状态下检测)。
二、压力露点与常压露点的核心差异(帮你进一步区分)
为避免混淆,可通过下表明确两者的本质不同:
对比维度 | 压力露点(PDP) | 常压露点(ADP) |
检测压力环境 | 气体处于系统工作压力(通常>0.1MPa) | 气体处于当地大气压(≈0.1MPa) |
数值关系 | 同一气体,压力越高,PDP 值远高于ADP | 同一气体,ADP 值低于其在高压下的 PDP |
核心用途 | 确保高压系统内无冷凝水(防腐蚀、堵塞) | 反映常压下气体的干燥程度(如环境湿度、常压储存) |
换算关系 | 不能直接换算,需知道气体压力、温度,通过 “水汽分压守恒” 计算(需专业公式) | 可与常压下的 “相对湿度(RH)” 直接换算(如 25℃时,RH=50% 对应 ADP≈13℃) |
三、注意:避免一个常见误区
很多人认为 “压力露点就是常压露点加上压力修正值”,这是错误的!
两者的本质是 “不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”:同一气体中,水汽的分压是固定的(温度不变时),但压力越高,气体的 “总压” 越高,水汽达到饱和所需的温度(露点)就越高 —— 因此,压力露点和常压露点没有简单的线性修正关系,必须通过专业的热力学公式(如克劳修斯 - 克拉佩龙方程结合道尔顿分压定律)计算换算,不能凭经验估算。
综上,判断时优先通过 “检测压力状态” 和 “仪器说明书” 确认,再结合场景辅助验证,即可准确区分露点仪检测的类型。